1、切削液发臭怎么办?
在说到切削液发臭之前,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切削液发臭的原因:
切削液发臭主要是由于细菌滋生导致的水质酸败而产生的酸臭味,而切削液类别中,乳化型切削液是最容易发臭,也是最常见的;切削液中含有大量细菌,切削液中的细菌主要有耗氧菌和厌氧菌。耗氧菌生活在有矿物质的环境中,如水、切削液的浓缩液和机床漏出的油中,在有氧条件下,每 20~30min分裂为二。而厌氧菌生存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,每小时分裂为二,代谢释放出SO2,有臭鸡蛋味,切削液变黑。当切削液中的细菌大于106时,切削液就会变臭。 细菌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进入到切削液中:配制过程中有细菌侵入,如配制切削液的水中有细菌。 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切削液。 工件工序间的转运造成切削液的感染。 操作者的不良习惯,如乱丢脏东西。机床及车间的清洁度差。
解决方案:使用高质量、稳定性好的切削液。 用纯水配制浓缩液,不但配制容易,而且可改善切削液的润滑性,且减少被切屑带走的量,并能防止细菌侵蚀。 使用时,要控制切削液中浓缩液的比率不能过低,否则易使细菌生长。 由于机床所用油中含有细菌,所以要尽可能减少机床漏出的油混入切削液。切削液的pH值在8.3~9.2时,细菌难以生存,所以应及时加入新的切削液,提高pH值。保持切削液的清洁,不要使切削液与污油、食物、烟草等污物接触。 经常使用杀菌剂。 保持车间和机床的清洁。 设备如果没有过滤装置,应定期撇除浮油,清除污物。
2、使用切削液皮肤过敏怎么办?
皮肤接触切削液过敏的原因:
1、切削液使用的基础油为回收的废油提炼而成,里面含大量未知物质,容易刺激皮肤;
2、为降低成本使用低端未经各类检测的添加剂,此类添加剂大多都不符合环保标准,容易刺激皮肤且对环境不友好;
3、杀菌剂的选择,经过大量的测试发现:大多数杀菌剂直接接触皮肤会导致皮肤烧伤、灼伤,部分杀菌剂一味提升杀菌抑菌强度而忽略了安全性,故在杀菌剂的选择上亦需要非常谨慎;
4、切削液PH值过高,一般建议使用切削液原液碱性PH值不超过9.5,碱性过高也容易刺激皮肤。
5、切削液滋生细菌变质发臭后接触亦会导致皮肤过敏。
切削液皮肤过敏解决方案:
在选择切削液时,可以通过外观、气味做出初步判断,如果切削液原液浑浊(废油提炼作为基础油无法将外观做的透亮)、气味刺鼻,基本可以判定切削液会对皮肤有刺激性,另外可以取少量切削液原液滴在皮肤上几分钟,感受一下是否有瘙痒的感觉,如果没有,说明切削液对皮肤刺激性较低。
使用切削液过程中建议减少皮肤直接接触切削液或佩戴防护手套,接触后尽快洗手;
长时间接触后如出现过敏现象,可涂抹皮炎平或凡士林,情况严重建议及时就医。
3、切削加工后的免清洗
切削液加工后免清洗是近几年的重要研发方向,随着环保要求的升级,各地的污水排放指标均已超负荷,污水处理成本居高不下,而切削液是加工环节润滑冷却的耗材,必不可少,我们可以尽量减少其它环节所需的耗材,比如清洗环节.
4、一种新型的微量雾化切削油,可减少切削油的用量,优化现场环境
微量雾化切削油是一款配合雾化装置,耗油量极低、且现场环境佳、加工工件油污残留极少的产品,该产品通过雾化装置,将油雾化专门润滑刀具部位,不影响任何加工性能,但切削油的使用量只有常规的二十分之一左右,因为只有刀具部分有油,所以加工出来的产品上残留的油污可以降低到最少,是一种经济、环保的选择方案。